来源:华夏时报
作者:田野 于建平
“今年新能源车险是怎么了?去年还3745元, 今年三大保险公司报价都涨了3000元左右,省的那点儿油钱都交车险里了。”
“我的电车今年被拒保了,只买了交强险,为了安全不敢上路,现在只能停家里。”
“我去年没出险,今年报给我6700元,比去年贵了1900元,我直接懵了!”
多位新能源车主向《华夏时报》记者反映,今年续保时,车险涨价已成为普遍现象。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其中提出,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以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为重点,深化车险综合改革。
新能源车险这个赛道,似乎还没有真正的赢家。车主喊贵、险企喊亏,政策能否推动各方合力啃下这块“硬骨头”?
运营成本高是涨价主因
事实上,这不是国家层面第一次对新能源车险发起改革。
2024年4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财产保险监管司下发了《关于推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拟推动新能源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范围按照0.5—1.5执行,提升保险公司自主定价能力。同时,鼓励行业研究推出“基础+变动”组合保险产品,为兼职运营网约车的新能源车提供更加全面的保险保障。
“自主定价系数,是商业车险保费的系数之一,自主定价系数越高,车险保费越高。目前,自主定价系数的影响因素包括车主的驾驶技术、驾驶习惯、驾龄等。”研究员孔祥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险企在获得更大自主定价权之后,有助于优质客户的车险价格进一步下降,同时也打开了高风险客户的费率上升空间,对解决当前新能源车险市场面临的困局有着重要意义。
据孔祥介绍,目前新能源车险赔付率高、维修成本高,是导致其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
从客群来看,新能源车险承保对象主要分为家庭自用车及社会营运车辆(包括出租车、网约车等)。由于社会营运车辆整体出险率及赔付率较高,因此业务盈利水平较差,导致部分新能源社会营运车辆出现“承保难”的问题。
根据北京保险服务中心统计,新能源汽车实际从事营运占比或超50%,但仅有20%车辆按营业性质登记,营运车按家庭自用车投保,造成保费标准不足。“受制于当前费率浮动空间尚未完全打开,按家庭自用车投保的营运车尽管保费不足,但目前还没有对其涨价的空间。另外,如果没有完全不同的定价体系,即使在数据挖掘中可以识别这辆车是网约车,在承保时也很难单独与车主解决费率冲突。”瑞士再保险中国原总裁陈东辉表示。
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的维修成本显著高于传统燃油车。以保险杠为例,新能源汽车的保险杠集成了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多种电子设备,一旦发生事故,这些配件需要整体更换,拉高了维修费用。
“此次《若干意见》的发布,希望有关部门能出台更多优化新能源车险的细则,进一步规范市场环境。”陈东辉谈道。
产品需持续完善
尽管目前新能源汽车保险整体成本高于燃油车,但在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于泽看来,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不断提升,相关保险专属产品推出后,成本水平有望进一步下降。
他在其2024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透露,自去年下半年至今年上半年以来,新能源车险综合成本率呈下降趋势,与燃油车综合成本率的差距逐步缩小(2024年上半年,新能源车家用车综合成本率在100%以内)。“随着车主对新能源车驾驶熟练度的提升,以及新能源车安全性能、技术的不断提升,预计未来新能源车的出险率也将逐步下降。”于泽表示。
除了险企外,、小鹏、理想等车企也相继布局新能源车险业务。而广汽、上汽、一汽、东风、吉利等车企则通过合资入股、收购等轻资产方式进入新能源车险市场。
目前,业内仅有比亚迪获得了我车企的第一张保险牌照,批准在安徽、江西、山东(不含青岛)、河南、湖南、广东、陕西和深圳经营交强险业务,使用基础保险费率和相应的费率浮动系数,跨出了重要一步。
针对未来新能源车险市场,数据产品部部长程端前认为,应紧跟汽车市场变动大势,在产品设计、定价机制、服务体系等方面持续完善。
“首先,保险公司应加强对新能源汽车的风险评估和管理能力,通过引入更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数据支持来提高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同时,保险公司还应加强员工的专业培训,提高处理新能源汽车理赔的专业能力。”程端前表示。
程端前认为,保险公司要推出更合理的保险产品,监管部门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保险公司开发更适合新能源汽车的保险产品。这些产品可以针对新能源汽车的特殊性进行定制化设计,以更合理地覆盖风险并降低保费。
“此外,在降低维修成本方面,车企可与保险公司、零部件供应商等合作建立更透明的零部件维修价格体系与流通机制,以降低新能源汽车的维修成本。同时,车企还应加强车辆的可维修性和易维修性设计,以降低事故后的维修难度和费用。”程端前进一步表示,“监管部门、保险公司和车企之间还应加强数据共享与合作,充分利用新能源汽车的数据优势重构承保定价模型,提高定价的精准性和公平性。通过数据的共享与合作可以更好地掌握新能源汽车的风险特征,并据此制定更合理的保费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