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每日八卦 > 正文

陶冬:华尔街令美联储左右为难

25点正常码降息,辅之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鸽派的言论和强调“取决于未来数据”,可能是比较合适的政策选择。

上周出现了两大逆袭。首先不被看好的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哈里斯,在电视辩论中碾压式战胜了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特朗普交易不再受到青睐。其次衰退担心再起,华尔街重拾大码降息交易,美联储本周开会左右为难。期待美联储大动作。美国两年期国债收益率创下两年新低,垃圾债走强;标普500攀上去年11月来新高。黄金写下历史新高,比特币走强。美元指数疲软,VIX先升后跌。

上周华尔街关于大码降息的预期,出现了大起大落。当8月CPI数据显示美国通胀反弹后,市场上关于9月降息50点的说法几乎销声匿迹了。但是华尔街日报在上周四报道美联储成员有考虑过大码降息这个选项,前纽约联储主席杜德利同日在新加坡说“有强烈的理由”降息50点。市场情绪一夜翻盘,期货市场利率掉期定价40%的概率美联储会降息50点。

这给货币政策制定者出了一个难题。除了稳定物价和最大化就业外,美联储心照不宣地将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作为决策的第三个指标。如果降息力度不够,市场认为美联储落后于形势,则股市可能大跌。如果联储降息50点,另一批人则可能浮想联翩,是不是当局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债市可能因此大幅波动。

上周五市场对大码降息预期的升温,不仅给美联储制造一个两难,也为自己挖了一个坑,其结果或许是增加了风险资产大幅波动的风险。从美联储的角度看,治理通胀胜利在望,经济和消费仍具有韧性,房地产市场开始回升,但是劳工市场突然失速的风险在上升。这种情况下,将利率政策调整到对经济不再产生抑制性效果的水平是自然的,关键是调整的力度与速度。

2022年美联储错判通胀形势,将当时的涨价看作“过渡性”的。市场此后更愿意挑战当局的判断,认为决策再次落后于形势,衰退事实上已经开始。美联储一则对自己的判断不够自信,所以一再强调“一切取决于数据”,二则知道这次决策不能再错,既不能过度慌张,也不能错失引导经济软着陆的窗口期。

因此,本次会议的决策估计会非常纠结,因为形势并不明朗。贸然大码降息,可能给市场一个错误的信号,但是从前几个星期市场的表现看,如果降息不够,华尔街可能“死给你看”。如果这次错判形势对美联储的形象冲击可能较大,毕竟它一直在引导25点减息,美联储需要保护自己的信誉。

究竟25点还是50点?笔者认为都有可能,25点的机会更大。笔者的逻辑和判断没有改变,美国经济仍在正常区间运作的现实也没有改变,但是美联储决策受到华尔街裹挟的机会变大了。笔者认为,25点正常码降息,辅之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鸽派的言论和强调“取决于未来数据”,可能是比较合适的政策选择。

9月10日,民主党候选人哈里斯和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进行了一场经典的具有扭转选情意义的电视辩论。哈里斯接替拜登成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后,一直不接受媒体采访,加上四年前民主党初选时糟糕的表现,有人形容她“离开了提示器就不会讲话”。甚至哈里斯团队在谈判这场电视辩论时候,提出了诸多要求,都给人不自信的错觉。

陶冬:华尔街令美联储左右为难  第1张

岂料被认为不擅长辩论的哈里斯,上演了一场“扮猪吃老虎”的表演,整场辩论从容自信,应对自如,有几次还击中特朗普的要害。反观特朗普显得缺乏准备、缺乏聚焦,咄咄逼人地指责和丑化对手,喋喋不休地为自己辩护,被哈里斯牵着节奏走。特朗普放着通货膨胀这类选民关心的话题不讲,却去谈论“移民吃狗肉猫肉”“新生孩子被处决”等匪夷所思的传闻。

这是特朗普表现最差的演讲之一,也是哈里斯表现最佳的演讲之一。哈里斯缺乏辩论经验,电视机前不输就是赢;特朗普思维敏捷、风格剽悍,不赢便是输。

特朗普的表现,不会令他遭遇拜登辩论失利后的窘境。一则如今的共和党基本上就是特朗普的共和党,二则特朗普的铁票对他的忠诚不会改变,三则不太存在金主逼宫的可能。

然而这次辩论令哈里斯一洗弱势候选人的形象。借用金融时报评论员文章的标题,“哈里斯通过了大考”,她展现出的压力之下的判断能力、沟通能力和应对能力,是美国总统需要具备的能力,也是选民看重的能力。路透社/Ipsos民调显示,辩论后哈里斯以47%领先特朗普的42%。

资本市场也被触动。近月盛行的特朗普交易刹停,美债美元走势需要重新审视,石化能源行业需要重新审视,企业减税需要重新审视。哈里斯的经济政策仍在显影中,许多细节尚不清晰。分析员多数预计她对拜登政府的政策会萧规曹随,不过正如她在辩论中所言,她不是拜登。分析员们正在努力探索哈里斯的经济政策、财政理念和产业规划,哈里斯交易不日登场。

本周聚焦于美联储降息决定,笔者预计25点,但不排除50点,点阵图可能预计今年会有一次大码降息。鲍威尔在记者会上的语境值得特别留意,市场也可能出现较大的波动。日本银行估计按兵不动,不过可能暗示10月份加息。英国央行可能暂停降息,但不排除暗示11月降息,同时需要就未来缩表给出说法。此外,日本和英国CPI数据也值得留意。

(作者系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第一财经获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首席经济学家论坛